最近,《鬼吹灯》系列剧《昆仑神宫》火热播出,讲述了胡八一和他的伙伴们为了破解身上雮尘珠的诅咒,冒险踏上青藏高原,寻找那座传说中的魔国地宫。观众们在追剧之余,不禁想,魔国是否真的存在?它是小说的虚构,还是隐藏在历史深处的某种真实?
《鬼吹灯》故事的背景,通常都与历史原型有所关联,比如新疆的精绝古城、云南的古滇国等。那么,《昆仑神宫》中那个恐怖的魔国,那个神秘而残暴的魔国鬼母,是否也有着现实历史的痕迹呢?
其实,答案已经不言而喻。作为《鬼吹灯》系列中一条关键的主线,《昆仑神宫》的故事背景显然并非空穴来风。就连魔国鬼母的另一个身份,也几乎可以说是家喻户晓,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她背后的历史面纱。
一、精绝遗址中的神秘痕迹
在《鬼吹灯》小说中,有一个谜题让许多读者百思不得其解,那就是为什么雮尘珠会落入魔国鬼母的手中?小说中的天下霸唱并没有详细解释这一点,导致不少读者产生了猜测,认为精绝女王和魔国鬼母可能是同一个人,毕竟这两个国度的最高统治者都是女性。
展开剩余80%起初,我自己也曾这么认为,直到我偶然翻阅了英国探险家斯坦因所著的《古代和田:中国新疆考古发掘的详细报告》,才意识到自己之前的猜测完全错误。
斯坦因是第一个发现精绝古城的西方探险家,1900年他前往新疆和田地区,次年在尼雅河古道附近发现了尼雅遗址,也就是后来的精绝古城。斯坦因在这里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,收获了600余件文物,其中就包括精绝古国的一部分简牍文献。
在他的考察报告中,斯坦因详细描述了他进入尼雅遗址的情形。在这座沉睡了1600年的沙漠古城中,斯坦因看到房屋内整齐地码放着一卷卷未开封的文书,封泥完好无损,显示出精绝人离开时的匆忙,甚至连这些重要档案都来不及带走。除此之外,斯坦因还发现,城内许多民居的角落堆满了粮食,这也让人疑惑,若精绝人是正常迁徙,又怎会留下如此大量的食物呢?
更为诡异的是,在某处民居的木柱旁,斯坦因发现了一具狗骨架,显然屋主是在匆忙撤离时,连同爱犬一起丢下,结果狗在柱子上被饿死。这一切迹象表明,精绝古国的人民或许是遭遇了突如其来的灾难,不得不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仓促逃离。
然而,令人遗憾的是,由于精绝古国人匆忙逃亡,没有留下任何关于当时危机的直接证据。今天我们能看到的这些遗迹,以及斯坦因的文献,虽然为我们描绘了当时的情景,却依然无法解开精绝文明消失的谜团。
二、精绝国的灭亡之谜
尼雅遗址中出土的简牍文书,几乎全部是由佉卢文所书写,这种文字通常用于佛经的记录,流行于汉代时期的新疆及中亚地区。通过对这些简牍文书的解读,我们可以了解到精绝国走向衰亡的历程。
根据《汉书·西域传》的记载,精绝国的国力并不强盛。那时精绝国的总人口仅为三千三百六十人,兵力也只有五百人。精绝国的规模小到令人难以想象,在西域那个战火纷飞、强敌环伺的时代,这样的小国无疑面临着被吞并的巨大风险。
正因为如此,在失去了中原王朝的保护之后,精绝国只得在其他西域强国的压迫下勉强维持生存。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精绝国的灭亡。很多年以后,精绝国遗留下来的简牍文献仍然能够看到,精绝国的高官们时刻警告人民要保持警觉,甚至强调不惜一切代价也要保卫国土。
在这些古文献中,提到过两大主要敌人。一个是强大的于阗国,它曾是西域的霸主。而另一个则是鲜为人知的古国——苏毗国。苏毗国的势力强大,位于今日的西藏南部及新疆南部,它的扩张正好威胁到了精绝国的生存。
苏毗国的扩张,与精绝国的灭亡有着紧密的联系。虽然精绝国在数百年发展过程中,实力有所增强,但与苏毗国相比,依然显得过于弱小。在长期的战争中,精绝国几乎处于劣势,因此它的灭亡极有可能是苏毗国的结果。
三、魔国鬼母的历史原型
在前文中提到,精绝国的灭亡很可能与苏毗有关。那么,苏毗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古国呢?
《隋书》对苏毗国有着详细的记载,它被称为“女国”,并且国王世代由女性担任。苏毗国的女王有一个统一的姓氏“苏毗”,国王的丈夫则被称为金聚,而他并不参与国家政务,只负责征战。在苏毗国的城市中,女王居住的地方被称作“九层楼”,传说中,这座楼高达九层,十分壮观。
在《大唐西域记》里,唐玄奘也提到过一个类似的女国,指的就是苏毗国。玄奘在记载中描述,这个国家以女性为主导,男性则只负责征战和耕作。这个女国位于吐鲁国、于阗国之间,与精绝国有着历史上的密切联系。
从这些历史记载中可以看出,苏毗国的女王就是《昆仑神宫》中魔国鬼母的历史原型。在小说中,这位魔国鬼母信奉人祭,并对暴力和死亡有着非同寻常的执着。而这正是借鉴了苏毗国女王的形象,以及她所居住的“九层楼”这一象征性建筑。
可以说,《鬼吹灯》中的魔国鬼母,实际上是历史上苏毗古国女王的艺术化表现。通过这两位女王的形象,我们看到了同一历史原型在不同作品中的再现。
总的来说,魔国鬼母这一角色的历史原型,来源于藏地历史上的苏毗古国,它与《西游记》中女儿国的描绘相似,都是这一神秘古国的艺术化再现。
发布于:天津市七星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